张泽群,是央视著名主持曾主持过《12演播室》、《东方之子》、《文化视点》、《群英汇》、《中国谜语大会》等众多央视经典节目。从2006年开始张泽群被推上了央视春晚主持人的岗位,后来他陆陆续续主持了7次春晚和周涛、李咏、董卿等主持人形成了春晚舞台上较为稳定的组合深受全国观众的喜欢和爱戴。
在荧幕中的他国字脸,浓眉大眼,笑起来的时候给人一种温暖平和的感觉。张泽群的长相并不出众,宛如一个普通的邻家大哥的形象,但他的主持风格沉稳大气又不失幽默,满满的正能量。
扎根央视27年的张泽群,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观众和工作。2015年,张泽群81岁的母亲因脑梗瘫痪,仅仅两年之后他的父亲离世,家里接二连三的变故让他也是有苦难言。尤其是父亲离世前都未能满足心愿抱上孙子,直到2020年55岁的张泽群才老来得子,彼时老母亲在老家生活,他和瘫痪的母亲分居两地,对于他这位名人来说事业和尽孝也是两难全......
张泽群,1965年4月11日的清晨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老家是南阳人,母亲老家则是洛阳人,在缘分的牵引下两人在郑州相遇。父母两人都是老实本分的普通人,做着普通的工作,小时候父母为了糊口,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张泽群很早就懂得了勤俭和节约的重要性,也知道了父母的艰辛。那时候他就默默在心里许下承诺,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要当一个孝顺的人。
1980年,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当时张泽群初中毕业恰逢当时教育行业大改革。
每个人都有了追求自己理想的机会,为年轻的他带来了新的希望。17岁的张泽群对未来抱着满腔憧憬,渴望迎接挑战他梦想着成为一名飞行员。
读完两年制的高中之后,1982年高中毕业,张泽群带着对天空的无限憧憬去到了飞行员招考现场,结果却让他失望至极。
报名后,他前去参加体检期待着自己迈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然而医生的话让他魂不守舍。
诊断结果是他患有色弱,而飞行员的职业对视力的要求极高,这一诊断无疑是一记重击,将他的飞行梦如同他眼中的世界一般失去了该有的色彩。
他的飞行员梦想就此破灭。
经历了初次梦想破灭后,张泽群并没有选择放弃,他坚信机会总会出现在那些坚持不懈的人生之路上。在老师的坚定建议和鼓励下,他决定复读,向北京广播学院的大门再次迈进。
结果两次与大学擦肩而过,直到1985年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刻苦付出最终换来了如同黎明曙光的那份喜悦。
他拿到了进入北京广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刻的喜悦和激动是无法言表的。从两次与大学擦肩而过,到后来的柳暗花明。
张泽群的坚持和勇气让他踏上了通向主持梦想的康庄大道。
1985年9月,那是北京广播学院的1985届新学年,也是张泽群迈出实现人生理想踏入校园的重要时刻。
之前他身边一起上高中的同学们有的都已经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了。
而他24岁,比班上的最年轻同学大了整整4岁。
这个年龄差距并没有使他感到尴尬,相反,这段非凡的迟到经历让他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
他的成熟与坚韧在班上同学中显得异常引人瞩目。学业上,他刻苦钻研,年复一年地斩获奖学金的殊荣。这个奖学金既是对他勤奋努力的认可,也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张泽群的追求也不仅局限在播音系。
大三时,为了更全面地提升自己,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播音系转入新闻系。对于他来说自己的未来虽然是光明的,但谁不想有一个更远大的未来呢?只要有能力,为什么不去寻找新的方向?去发掘更多可能的机会?
那时候的张泽群真是一个坚韧与顽强的少年,不畏失败,不言放弃。
1989年大学毕业后,张泽群被分配到了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担任主持人和导演的工作。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他就开始兑现自己儿时在心里的承诺,把自己的工资寄回家。
分配到单位后,张泽群没有租房的烦恼,因为分配了得一间不大的小平房,虽然面积只有九平米但足够他日常生活和工作。
小小的房子也没有做饭的条件,洗澡如厕都是公共的,到冬天其实也是条件艰苦的。
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他却从内心感到满足,因为他不再需要花费钱去租房了。
那个时候,月工资还不到100元,他每天的三餐都在单位的食堂解决,唯独星期天食堂不开,他只能靠买回来的馒头,在小炉上加热来充饥。
这种朴实而节俭的生活方式是张泽群内心坚韧和感恩的体现,也让他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成就了他后来的事业。
时间来到1990年,张泽群用了10个月的时间,他执导了三集纪录片《山碑》。这对于一个刚步入社会两年的新人导演来说,可谓是里程碑式的成就,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这部作品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
由于在单位的才能和努力,短短几年时间,张泽群已然从一个新人成为了农业电影制片厂备受尊重的编导和制片人。
1994年开始,他被调入了中央电视台青少部,担任了《12演播室》主持人和导演,从此开始了央视主持人的职业新阶段。
1998年,他策划并主持了首届全国大专辩论会,还担任了编导主席的职务。他的纪录片《云来雾去》荣获青少年电视国家奖“金童奖”金奖。随后,他还担任了国际大专辩论会主席的职务。
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张泽群工作十分敬业,特别喜欢钻研。在2001年,他成功考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进入央视后,张泽群的事业稳步提升,似乎一切都走在了正轨上。他展现出了多才多艺的一面,无论身在何领域,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彩。
2002年,张泽群成为了节目《东方之子》的主持人。这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新舞台,一个崭新的机会。
张泽群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主持功底,使他毫不费力地在观众面前展现出自信和魅力。《东方之子》成为了一个深受欢迎的节目,让张泽群的名字更加响彻央视。
之后他先后主持了《文化视点》、《群英汇》、《中国谜语大会》等等节目。
2006年,张泽群41岁事业正处于巅峰时刻。那一年,他迈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成为了举国瞩目文艺晚会的主持新秀。
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登上央视春晚,那是才华和机遇的双重考验,也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他的表现引来了观众们的赞誉和喜爱。
接下来的几年,他坚守春晚的主持台,成为这个重要晚会的常驻主持人,主持了整整7届央视春晚。
特别是从2006年到2011年,他连续6年主持央视春晚,每年都在跨年之际陪伴观众。
这个连续6年的经历让他的名字深深地烙在了观众的心中,成为一代人过年的共同记忆。
与工作的繁忙相伴而来的是对亲情的牺牲。
那些年,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无法和父母一起享受一顿完整的年夜饭。孝顺的他深感愧疚,渴望能在这个举国全家团聚的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和他们共度这个传统的美好节日。
尽管如此,他的父母一直在心疼他的辛苦。他们十分理解的儿子的工作。
父母反过来安慰他:你在电视上也在陪我们吃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对于张泽群来说父母,一直都是他生命中坚强的后盾,给他无尽的鼓励和支持。
不过父母对于他的工作表现充满宽容是一方面,在别的方面却并不是那么好说话了。比如说他们在张泽群的个人情感问题上态度就十分坚决!
父亲十分严厉的下命令似的要求他尽早结婚,父亲更是一再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抱上孙子。
这是父母对他的期许,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但在央视工作,哪里是自己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就能找的?
央视工作的忙碌让他的感情生活几乎成了奢侈。在这个岗位上,时间似乎总是不够用,即便是与合适的另一半相遇也往往因工作而不得不错过。
有时候,他们甚至需要放下筷子,急匆匆去完成工作任务,根本没有时间去处理个人的感情问题。看到一家人为自己忧心,张泽群也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除了工作,他开始留意周围是否有合适的另一半。尽管年纪已经不再年轻,但他对伴侣也有着一定的要求。然而,许多人一旦了解他的工作后,感到与之有些难以匹配,好感也常常很快地瓦解。
2009年,为了与父母更加亲近,张泽群将他们接到了北京一起生活。张泽群的孝顺是用实际行动来说明的,但他的工作仍然十分繁忙,很少有时间在家里陪伴父母。
不久之后,父母坚决要求回老家生活,因为他们深知儿子工作繁忙,不愿再成为儿子的负担。
张泽群几番劝说都无果,他也知道二老在北京生活的并不习惯,只得将双亲送回了郑州。
他的工作一直忙碌不停,回家探亲的时间几乎没有,甚至在春节这样的特殊时刻,也只能陪父母吃上一顿年夜饭,其他吃饭的时间都无法兑现。对于他的父母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他们只希望能与儿子一起吃上一顿平凡的家庭饭菜。
这是张泽群生活中的一段双重考验,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是他的挑战......
2015年10月,突如其来的意外降临到了张泽群的家庭。当时,他的81岁母亲在家中突发脑梗,情况危急。老伴和保姆紧急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飞驰而来,将张母迅速送往医院。
张泽群连夜赶回了位于郑州的家。抵达医院时,母亲已经接受了手术,但仍处于ICU病房,陷入了昏迷状态。站在病房门口,张泽群握着父亲的手,一起等待结果。得知母亲状态好转之后,他先将父亲送回家,自己再回到医院。
那个晚上,张泽群几乎没有合上眼睛,他坚守在门口,不离不弃,守护着妈妈的床前。
经过这场变故,张泽群的母亲虽然平安无事但身体的功能也急剧退化了,下半身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
安顿好母亲之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回单位,母亲的病情虽然让他牵挂,但工作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的病情让他更加明白了生活的脆弱,也让他珍惜了每一个拥有的时刻。
尽管时间有限,张泽群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多地回家探望母亲。就当他以为自己已经尽全力陪伴父母了,父亲突然黯然离去,再次让他内心留下了深深的愧疚。
2017年,张泽群的父亲不幸因病离世,他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这些年来,他一直为了事业全身心投入,几乎没有机会在父母身边尽孝。父亲一直希望他早日成家抱上孙子。
但是,这个愿望却一直都没实现,成了一段永远未能弥补的遗憾。
站在父亲的遗像前,张泽群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淌。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流着泪告诉他,担心他的个人问题,牵挂着妈妈。
父亲葬礼的那天,张泽群一直眼眶泛红,而张泽群也将父亲临终前的叮嘱记到了心里。
一直到2020年5月20日,张泽群终于实现了对父亲的承诺,他的妻子在北京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据知情人士透露,张泽群实际上在父亲去世后不久,便遇到了自己余生的伴侣。
妻子年轻他十岁,是一名北京本地人,拥有出色的外貌和内在美,同时并非娱乐圈从业者。张泽群和他的妻子之间拥有非常和谐幸福的婚姻,感情非常牢固。
成为父亲后,张泽群更加能体谅父母的不易。父亲离世后,他频繁地带着妻儿回老家探望母亲。
2021年,河南郑州的暴雨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都受苦受难,张泽群身在北京,但心里牵挂着故乡的父老乡亲。
看着家乡父老乡亲的苦难处境他眼眶通红,深感痛心,因为工作和不是专业人士等原因,他自己无法亲自回去老家帮助父老乡亲,不过他选择将自己一整年的收入捐赠给了河南红十字会,这21.7万元相比起一些名人的捐款来说并不是很多,但绝对是他当下能付出的全部。
2023年,如今的他已经58岁,而他的母亲已经89岁,上有老下有小,张泽群成为了家里最重要的支持和依靠。他遭遇了一些不公的对待,选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声,也让他陷入了一场舆论的风波。
在央视工作了27年的张泽群,他除了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的遗憾、困难和无法实现的愿望。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献出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为观众奉献了无数精彩的节目,事业成功的同时他也牺牲了许多为父母尽孝的机会。
但他没有后悔过,因为一路上除了有父母的支持和肯定,还有观众和粉丝的喜爱和拥护,他知道,生活总是充满着曲折和挑战,也有无法弥补的遗憾,但这正是成长和前进的动力。
那些没有实现的遗憾和愿望,会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祝福张泽群,愿他的母亲健康幸福,妻子和儿子的笑容温馨常伴左右。
无论未来的道路如何,希望张泽群的每一天都充满幸福和满足。
-END-